過共析合金檢測摘要:過共析合金檢測是評估材料性能與質(zhì)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重點針對碳含量超過0.8%的合金體系進行成分,、組織及力學性能分析,。核心檢測項目包括碳當量測定,、二次相分布觀測以及硬度梯度測試等,,需嚴格遵循ASTM,、ISO及GB/T系列標準,,確保數(shù)據(jù)準確性和工藝適配性。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(diào)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,、研究所等性質(zhì)的個人除外)。
1.碳含量測定:采用燃燒紅外法(C:0.8%-1.5%)
2.合金元素分析:Si(0.1%-0.35%),、Mn(0.25%-0.75%),、Cr(0.9%-1.2%)
3.顯微組織觀察:珠光體占比(≥85%)、滲碳體形態(tài)(片層間距≤0.2μm)
4.硬度梯度測試:表面至心部HV波動范圍≤50
5.非金屬夾雜物評級:A類硫化物≤1.5級,,B類氧化鋁≤1.0級
1.工具鋼:T12A,、9SiCr系列
2.軸承鋼:GCr15、GCr18Mo
3.模具鋼:Cr12MoV,、SKD11
4.彈簧鋼:60Si2MnA,、50CrVA
5.特種合金:Fe-Cr-C系耐磨合金
ASTME415-21碳硫分析標準
ISO4967:2013非金屬夾雜物測定法
GB/T223.71-2023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
GB/T13298-2015金屬顯微組織檢驗規(guī)程
ASTME384-22顯微硬度測試標準
1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直讀光譜儀(元素定量分析)
2.LECOCS844碳硫分析儀(精度0.001%)
3.OlympusGX53金相顯微鏡(5000倍超景深成像)
4.Zwick/RoellZHVμ-S微硬度計(載荷范圍10gf-10kgf)
5.JEOLJSM-IT800掃描電鏡(EDS面分布分析)
6.BrukerD8ADVANCEX射線衍射儀(物相鑒定)
7.MTSC45.305電子萬能試驗機(拉伸強度測試)
8.QnessQ10A自動研磨拋光機(試樣制備)
9.Elcometer456涂層測厚儀(表面處理層測量)
10.NetzschSTA449F3同步熱分析儀(相變點測定)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(zhì)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,可加急,。
資質(zhì)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(zhì)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,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,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,。
中析過共析合金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1-03-15
2023-06-28